成果名称:脑胶质瘤诊疗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
完成人🌝:江涛,尤永平,王伟民,康春生,张伟,邱晓光,李文斌,李桂林,李少武,游赣,王永志,保肇实,王引言,胡慧敏,戴建平
完成单位:天辰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天辰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成果简介
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因发病部位特殊、异质性强,化疗敏感性不一,是全球难治性肿瘤之一𓀈。该项目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及国际合作专项等20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支持下🏊♀️,历经20多年👋🏽◼️,构建了中国人群脑胶质瘤多维组学公共数据平台,制定出国人脑胶质瘤分子分型新标准,建立脑胶质瘤个体化分子诊疗与精准化手术技术体系,大大降低术后致残率和癫痫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期。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 创建分子病理指导的脑胶质瘤个体化诊疗方案 建立中国人群脑胶质瘤三类六种分子病理分型新标准🚴🏽♂️:可准确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可有效指导替莫唑胺治疗🐏;可有效指导分子靶向治疗🤱🏻。发现促进肿瘤复发的关键因子PTPRZ1-MET融合基因🧏🏿♀️🖐🏼,研制出靶向药物PLB-1001🫔,并进入I期临床试验;发现调控脑胶质瘤复发的miRNA谱🫂,确定miR-21是其中的关键分子并筛选出靶向先导化合物。研究成果获F1000 Prime推荐🚴🏼,并被CA-Cancer J Clin(IF 162.5) 视为miRNA领域的代表性成果,予以大篇幅正面评价🧑🏽🔬。该项目制定的脑胶质瘤分子分型新标准及个体化诊疗方案💆🏼,在推广过程中使患者3年生存率由国际上的16%提高到22%,入选国家卫计委卫生标准制定项目计划👉🏽,主持制定中英文指南2部,相关分子标志物检测方法纳入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MGMT焦磷酸测序临床神经病理指南》。
2. 建立大脑语言功能区脑胶质瘤精准手术技术体系 创建汉语语言区术中定位方法,发现尾状核头部是汉英双语转换的控制中枢,提出语言区脑胶质瘤分期切除方案,建立多模态脑语言功能区手术技术体系🕠,使脑功能区胶质瘤全切率提高到67%,术后长期功能障碍率降低到3.8%,优于国内外同类技术💅🏼🫳🏻。Nat Rev Neurosci杂志评价该研究“为汉英转换的神经调控机制提供了直接证据”🌨。主持制定手术技术指南2部,脑功能区MRI成像技术纳入哈佛大学医学院制定的《脑肿瘤手术导航技术专家共识》。
3. 制定脑胶质瘤继发性癫痫风险评估与控制方案 发现脑胶质瘤继发性癫痫的临床预警分子,为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重要指导⁉️;绘制瘤性癫痫发作的全脑风险图谱❄️,并提出高癫痫风险部位的脑胶质瘤手术策略,使运动功能区胶质瘤术后癫痫发生率由26.7%降至16.1%。Brain杂志评价该系列研究“在癫痫发作与分子标记物之间建立了极其重要的联系”,成果入选美国神经外科学会颁布的《低级别脑胶质瘤手术治疗指南》🧛🏿♀️。
该项目共发表论文244篇,其中SCI收录176篇,总IF 721,IF>5论文60篇💇🏻♂️,期刊封面论文5篇,受邀国际述评7篇🤸,总他引3596次,单篇引用>50次21 篇🎿,单篇引用>30次41篇♈️👰🏿♀️。出版《脑胶质瘤》等中英文专著6部👨🏼🦰;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主持制定国家卫生服务标准1项,临床诊疗指南4部,入选Cochrane国际循证医学数据库🛢、国际指南3部🚣🏿♂️,国际专家共识6部。被F1000重点推荐。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内39家👨🏻、美国UCSD等9个国际研究/医疗机构应用‼️,累计开展分子病理检测1万余例;主办国际学术会议4次,全国继续教育学习班16次,培训全国各地学员2500余人次。获教育部等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