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室历史演革
北京市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批准成立于2010年,是科技部和北京市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实验室由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三个高水平脑疾病研究机构🧏♀️,以及宣武医院🪘、天坛医院、安定医院✋🏿🧕🏼、三博脑科医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五个以临床神经科学为重点的附属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共同组建。实验室拥有国内高校脑重大疾病研究最强的综合实力和临床诊疗水平⚔️,包括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神经变性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和3个国家临床研究中心👂🏿、3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神经和精神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二、实验室研究方向
实验室聚焦脑血管病🏆、神经变性病☝🏼🪯、精神疾病及其它常见脑重大疾病,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瞄准科学前沿⛽️、解决临床难题🫨,推动技术进步与产业转化”为定位,开展具有转化潜能🐠、经济效益和临床应用价值的脑重大疾病创新研究👉。
1. 脑重大疾病病因学与发病机制研究
(1)根据脑重大疾病的不同发病特点,建立大型研究队列🏒,筛选影响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因素🥕,如遗传和环境。
(2)建立脑重大疾病资源样本库,获得与国人脑疾病相关易感基因和表观遗传学改变。
(3)探索脑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和诊断预测生物标志物🦧🧑🎓。
2. 脑重大疾病诊治和康复研究
(1)开发脑重大疾病的多模态影像学诊断方法与技术。
(2)开发脑重大疾病早期诊断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建立风险预测预警体系。
(3)开发脑重大疾病神经保护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新方法。
(4)开展多中心🔼、大队列临床研究,建立脑重大疾病临床诊疗指南➰。
(5)开展不同的康复技术和方法对各种脑重大疾病损伤后的修复机制和脑的可塑性研究,建立标准化⛹🏼♀️、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3. 脑重大疾病智能大数据研究
(1)建立临床试验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2)开展“互联网+国家心脑血管病联防共治中心”临床研究。
(3)开展疾病预警、诊疗决策的精准化研究和临床验证推广🤸🏽。
4. 脑重大疾病诊疗新产品🐴、新技术和新药物研发
(1)脑重大疾病诊治医疗器械研发
(2)开展互联网医疗诊治研究
(3)脑重大疾病放射性药物研发
三👸🏼、实验室现任及历任主任
2010年 - 2017年 王晓民 教授
2018年 - 至今 吉训明 院士
四、实验室人才队伍现状
实验室拥有一支由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学者等高端人才组成的协同创新能力强、梯队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现有固定研究人员180人,博士生导师71人,硕士生导师57人。
五、建设规模
实验室科研空间面积8000余平米👨🏿🦱,建有影像平台,动物行为学平台😖、病理平台和实验动物平台。设备均为神经科学和分子探针领域的前沿、高端产品,主要包括脑磁图、西门子双源CT(Force)🏌🏼🤳🏿、西门子双源CT(Flash)、GE宝石能谱CT👩🏼🦳、PET-CT🧑🏿🔧🧟♀️、SPECT-CT🤾🏼、7.0 T磁共振成像系统、移动式术中放疗系统、双C臂数字减影血管造⛄️🫶🏼、膜片钳系统、超高分辨率显微镜👩🏿🎨、活细胞工作站、流式细胞分选仪、纯化色谱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溶剂纯化系统、磷屛、γ计数器等。
六🧑🏻🦰、近期重要研究成果(五年内)
实验室自创建以来,在科技部、北京市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先后牵头承担了多项“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重大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以第一和/或通讯作者在Cell., Nature., Science., NEJM., JAMA., Circulation., Alzheimers Dement., Am J psychiat. 等相关领域的权威期刊上发表一批高质量论文,为我国在脑重大疾病理论创新、临床诊治和转化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六、联系方式
1. 联系人: 邵海涛
2. 电话👣:010-83911987
3. 电子邮箱💪🏿: shaohaitao128@aliyun.com
4. 地址邮编: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 邮编10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