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根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京科基金字〔2020〕12号文件精神,现启动2020年度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项目的申报工作💅🏿。 本年度资助领域为:精准医学。在京津冀高发、危害重大并具有研究优势和特色的疾病领域,鼓励有研究基础的团队,利用已有研究队列、生物样本库、数据库等,通过基因、蛋白质、代谢等多组学研究,分子、影像诊断技术研究等,开展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早期筛查📼、诊断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易感基因以及新药干预靶点,并组织开展临床验证,为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创新和发展新型药物提供研究基础。优先资助研究领域🌮:重大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和认知疾病⭐️;恶性肿瘤和难治性血液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申报条件⬛️:1.项目申请人及三地依托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当具有承担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具有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经历😡。2.在本专项研究领域具有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3.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年龄不超过60周岁,且能保障所申请项目的研究时间🧚🏽♀️。 申报要求:本专项仅受理由京津冀三方合作申请的项目🚼,项目申请书由项目总负责人组织撰写。京津冀每个地区成员单位(依托单位🧙🏻♂️、合作单位)数量不超过2个🦗。合作团队应就项目的合作机制、研究重点和任务分工和项目经费分配与使用、研究资源共享、交流沟通机制、统一研究标准😀、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签订“京津冀基础研究项目合作协议书”🔥。该协议经各相关单位盖章后,请扫描图片以附件的形式上传。 项目组成员(含申请人)只能申报或参与一项本专项项目;申请人若申请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其他项目,包括重点研究专题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杰青项目、市基金-市教委联合资助项目等,当年不能再申请此项目🤵🏻♂️;参加的在研市基金项目和在研市科技计划课题合计不超过3项;2018年🤸🏼、2019年已获得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资助的京津冀三地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 项目系统申报期为2020年4月2日至5月14日🚕。申请人于2020年5月8日17:00前通过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网站经“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网络化工作平台”登录“依托单位工作系统”将申请书网上提交所在依托单位(https://nsf.kw.beijing.gov.cn/bjnsfweb/)。学校对提交的申请进行形式审查🧑🏿⚖️;退回修改的项目🫶🏼,项目负责人于5月13日16点前再次提交到依托单位;5月15日以后,项目负责人可以打印申请书及附件🙎🏼♂️,采用A4纸双面打印、简装、一式四份,纸质申请书应带有申报编号、条形码🧑🏻🔬、版本号及水印,经三地管理天辰盖章后,由所在基层单位管理天辰收集👈🏽💪🏽,最迟于5月25日交学校天辰平台。 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项目由京津冀三地联合资助,资助数量20项左右,项目资助额度为60万元/项,由三地分别拨付20万元/项。 申报具体要求可参考《2020年度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项目指南》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人管理规定》🏝。 北京联系人💳:王军勇联系电话:010-88491860 天津联系人🦻🏿:郭彤联系电话:022-58832857 河北联系人🔧🎼:石金磊联系电话:0311-85818225 技术支持电话:010-58858680、58858689(工作日9:00-17:30) 天辰平台 2020年4月3日
|